《缙云讲坛》第62讲
主讲人:王德文研究员
题目:执着、追求--献身祖国科研事业
时间:10月16日(星期四)19:00
地点:缙云校区求真楼A1-2214录播教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参加教职工可记学校Ⅰ类继教学分2分。
mobile28365365缙云校区管理委员会
《缙云讲坛》第63讲
主讲人:唐勇教授
题目:体视学概况、重要性与应用前景
时间:10月16日(星期四)20:00
地点:缙云校区求真楼A1-2214录播教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参加教职工可记学校Ⅰ类继教学分2分。
mobile28365365缙云校区管理委员会
附、主讲人介绍
(一)王德文研究员简介
王德文(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顾问),
从事核武器效应、放射与辐射损伤、现代火器伤、高新技术武器伤、创伤修复病理学等及反恐怖医学救援研究50年。
1964~1996年参加我国首次至最后一次所有类型全程核试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后勤重大科技成果5项,发明专利6项,并被定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现代军事病理学》、《恐怖袭击应急救援》、《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11部,参编《放射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等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及保密论文300余篇。主持建成迄今亚州唯一的“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我国第一个生物医学“图像分析实验室”、我军第一个 “分子军事病理学实验室”和总后首批唯一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
王德文研究员1985年被评为“后勤优秀科技工作者”、“总后优秀教育工作者”、1990年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光华奖一等奖”、“军事医学阿姆斯一等奖”,“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总后“伯乐奖”。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7年主持的核试验病理分队立集体一等功。
王德文研究员全程参与了中国体视学学会的筹建;1992—2008年担任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和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后任理事长顾问和生物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自“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起,担任杂志副主编和编委会副主任16年,为体视学学会的建设和体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唐勇教授简介
唐勇(教授、国际体视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老年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1994年至1998年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体视学研究室作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赴美,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工作, 2004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来mobile28365365工作。唐勇教授是唯一一位在新体视学方法发明者—丹麦Hans Jorgen Gundersen教授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老年大脑白质萎缩是由于有髓神经纤维退化所致,美国《比较神经科学杂志》对此发表专栏评论文章,强调这一发现对大脑老年改变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猴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的突触数目,《科学》杂志作了报道,在第32届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与2000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Greengard 教授一起发表这些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论著110篇(SCI收录论文57篇,被SCI论文引用1600余次)。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先后21次在国际性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包括新闻发布会报告、特邀报告和大会主题发言。
唐勇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中国侨联首届特聘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基础医学创新团队带头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和“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荣誉称号。
唐勇教授自2007年起担任国际体视学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国际体视学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0年起担任中国体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体视学会副主任委员。2009年做客人民网, 谈体视学发展前沿问题并在线回答网友的提问, 2009年获“中国体视学会学会工作突出贡献奖”,2011年接受科技日报专访,科技日报发表“致力于中国体视学体系建设和发展-专访中国体视学会副理事长唐勇教授”的报道。担任国际体视学会主办的SCI杂志《Image Analysis & Stereology》编委和中国体视学会主办杂志《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的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